早在1830年,F(xiàn)·Savrt曾用齒輪,次產(chǎn)生2.4*10^4 Hz的超聲波。
1876年F·Galton用氣哨產(chǎn)生3*10^4Hz的超聲波。
1916年P·Langevin(郎芝凡)首次致力于研究水下超聲波作為偵查手段。
1927年R·W·Wood 和 A·E·Loomis 首次發(fā)表對超聲能量作用的實驗報告,為今天成為功率超聲學奠定了基礎。
我國功率超聲學研究始于1956年的12年的科學規(guī)劃。1959年超聲應用(探傷、加工、種子處理、顯示、醫(yī)療、粉碎、乳化及染料等)取得了進展。在基礎研究方面也有相當深度,如棒的聲振動,超聲波乳化和水中氣泡超聲吸收問題。
1965年開始研究了表面超聲波換能器,進入80年代我國超聲學面向?qū)嶋H應用。
B超醫(yī)療開始投入生產(chǎn);超聲波加工、超聲波研磨、超聲波焊接、超聲波清洗、超聲波催化與濾礦及超聲技術育種等逐步開始形成一定規(guī)模的產(chǎn)業(yè)。壓電復合換能器研制成功,窄脈沖短余振探頭問世。
PVD新穎壓電薄膜換能器及超聲顯微鏡獲得實用;高頻壓電材料LiNbO3 研制成功和走向?qū)嵱谩?/strong>
上一篇:
清洗超聲發(fā)生器
下一篇:
無紡布有哪些分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