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石油網消息(記者蔣萬全)2012年,管道建設項目經理部組織完成管道焊接里程6637公里,為年計劃任務的110.56%,超額完成年度建設任務,我國管道焊接里程首次突破6000公里大關。同時,隨著關鍵核心技術和裝備實現(xiàn)國產化,我國管道建設已實現(xiàn)質的飛躍,開始管道建設新潮流。
2012年是中國石油管道建設和投產任務為繁忙的一年。管道建設項目經理部同時組織西二線、西三線、中緬油氣管道和中貴等24個項目建設,建設站場130座、閥室290座,組織完成19個項目的投產或階段性投產。
特別是西二線一干八支全線建成投產,西二線深港海管一次投產成功,開始把我國已建和在建20條管道連接起來,在全國形成了一張近4萬公里的天然氣管網,數(shù)以億計人口受益。
獨烏原油管道建成投產,使中哈原油管道輸量提升1000萬噸,對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義。這批項目的建成投運,進一步完善和優(yōu)化我國油氣管網,為國家能源安全提供了保障。
就工程建設而言,西氣東輸三線開工建設,僅新疆地區(qū)就完成813公里;在中緬油氣管道國內段,中國石油調集近兩萬人大打旱季攻堅戰(zhàn),完成管道焊接2346公里,了我國單個管道項目年度快建設紀錄,同時確保了“零傷害、零污染、零事故和零地質災害”,實現(xiàn)又好又快發(fā)展。
量質齊升是中國石油管道建設又好又快發(fā)展的路線。中國石油管道建設緊緊圍繞當好領跑者這一目標,以科技為先導,全力提升國產化、替代化水平。國產首套20兆瓦電驅壓縮機一次投產成功,我國天然氣長輸管道三大關鍵設備由此全部實現(xiàn)國產化。這是我國民族工業(yè)在機電制造領域的一個重大突破。圍繞以“鋼級X90/X100,管道直徑1200毫米至1422毫米,壓力大于12 兆帕,輸量年300億立方米以上,設計系數(shù)0.8”為目標,中國石油拉開了我國第三代管道工程科技攻關的大幕。預計在今后的管道建設中可節(jié)約數(shù)十億元,相關標準的建立將使我國管道建設新潮流。
在全面加快管道建設的同時,中國石油管道建設以“工程建設質量零缺陷、安全零事故、環(huán)境零污染”為追求目標,突出抓好風險源頭控制和過程管理,通過“飛檢”進一步強化參建各方的質量意識,探索實施承包商安全風險抵押金制度,在全國各大國有企業(yè)中率先啟動水保生態(tài)文明工程,質量安全環(huán)保水平不斷提升。
交出這份沉甸甸的成績單,極其不易。五年多來,中國石油以“建管分離”新體制新機制推進我國大規(guī)模油氣管道建設,經過市場錘煉,目前已成功打造五大管道EPC承包商,中國石油管道建設整體能力和水平得到極大提升。同時,管道建設項目經理部也打造了一支國內的項目管理團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