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 能量導向 2 剪切設計
一、能量導向
能量導向是一種典型的在將被子焊接的一個面注塑出突超三角形柱,能量導向的基本功能是:集中能量,使其快速軟化和熔化接觸面。能量導向允許快速焊接,同時獲得大的力度,在這種導向中,其材料大部分流向接觸面,能量導向是非晶態(tài)材料中常用的方法。
能量導向柱的大小和位置取決于如下幾點:
(1 材料 (2 塑料件結(jié)構(gòu) (3 使用要求
當使用較易焊接的材料,如聚乙烯等硬度高、熔點低的材料時,建議高度低為0.25mm。當材料為半晶體材料或高溫混合樹脂時(如聚乙碳),則高度至少要為0.5mm,當用能量導向來焊接半晶體樹脂時(如乙縮荃、尼龍),大的連接力主要從能量柱的底盤寬帶度來獲得。
沒有規(guī)則說明能量導向應做在塑料件哪一面,特殊情況要通過實驗來確定,當兩個塑料件材質(zhì),強度不同時,能量導向一般設置在熔點高和強度低的一面。
根據(jù)塑料件要求(例如水密、氣密性、強度等),能量導向設計可以組合、分段設計,例如:只是需要一定的強度的情況下,分段能量導向經(jīng)常采用(例如手機電池等)。
二、能量導向設計中對位方式的設計
上下塑料件在超聲波設備焊接過程中都要保證對位準確,限位高度一般不低于1mm,上下塑料平行檢動位必須很小,一般小于0.05mm,基本的能量導向可合并為連接設計,而不是簡單的對接,包括對位方式,采用能量導向的不同連接設計的例子包括以下幾種:
插銷定位:,插銷定位中應保證插銷件的強度,防此超聲波震斷。
臺階定位:如h大于焊線的高度,則會在塑料件外部形成一條裝飾線,一般裝飾線的大小為0.25mm左右,創(chuàng)出更吸引人的外觀,而兩個零件之間的差異就不易發(fā)現(xiàn)。
企口定位:采用這種設計的好處是防止內(nèi)外溢料,并提供校準,材料容易有加強密封性的獲得,但這種方法要求保證凸出零件的斜位縫隙,因此使零件更難能可貴于注塑,同時,減小于焊接面,強度不如直接完全對接。
底模定痊:采用這種設計,塑料件的設計變得簡單,但對底模要求高,通常會引致塑料件的平行移位,同時底模固定太緊會影響生產(chǎn)效果。
焊頭加底模定位:采用這種設計一般用于特殊情況,并不實用及常用。
其它情況: A:為大型塑料件可用的一種方式,應注意的是下支撐模具必須支撐住凸緣,上塑料件凸緣必須接觸焊頭,上塑料件的上表面離凸緣不能太遠,如必要情況下,可采用多焊頭結(jié)構(gòu)。 B:如連接中采用能量導向,且將兩個焊面注成磨砂表面,可增加摩擦和控制熔化,改善整個焊接的質(zhì)量和力度,通常磨砂深度是0.07mm-0.15mm。 C:在焊接不易熔接的樹脂或不規(guī)則形狀時,為了獲得密封效果,則有必要插入一個密封圈,需要注意的是密封圈只壓在焊接末端。薄壁零件的焊接,比如熱成形的硬紙板(帶塑料涂層),與一個塑料蓋的焊接。
三、剪切式設計
在半晶體塑料(如尼龍、乙縮醛、聚丙烯、聚乙烯和熱塑聚脂)的熔接中,采用能量導向的連接設計也許達不到理想的效果,這是因為半晶體的樹脂會很快從固態(tài)轉(zhuǎn)變成融化狀態(tài),或者說從融化狀態(tài)轉(zhuǎn)化為固態(tài)。而且是經(jīng)過一個相對狹窄的溫度范圍,從能量導向柱流出的融化物在還沒與相接界面融合時,又將很快再固化。因此,在這種情況下,只要幾何原理允許,我們推薦使用剪切連接的結(jié)構(gòu)。
采用剪切連接的設計,首先是熔化小的和初觸的區(qū)域來完成焊接,然后當零件嵌入到下起時,繼續(xù)沿著其垂直壁,用受控的接觸面來融化。這樣可能性獲得強勁結(jié)構(gòu)或很好的密封效果,因為界面的熔化區(qū)域不會讓周圍的空氣進來。由于此原因,剪切連接尤其對半晶體樹脂非常有用。
剪切連接的熔接深度是可以調(diào)節(jié)的,深度不同所獲得的強度不同,熔接深度一般建議為0.8-1.5mm,當塑件壁厚及較厚及強度要求高時,熔接深度建議為1.25X壁厚。
幾種基本的剪切式結(jié)構(gòu):
剪切連接要求一個塑料壁面有足夠強度能支持及防止焊接中的偏差,有需要時,底模的支撐高于焊接位,提供輔助的支撐。

上一篇:
技術(shù)心得---熔接溢邊處理
下一篇:
技術(shù)心得---單邊燙傷